【2024-2025学年师德先进个人风采展】信仰领航践初心, 知行合一育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璐

发布者:人力资源处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228

       编者按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我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健全典型引领机制,涌现出了一批批师德优秀典型。为充分展示我校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特推出师德先进个人风采展,旨在突出正向精神激励,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本期人物简介:

 杨璐,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骨干教师。她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耕思政课教学一线,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善于用青言青语阐释深邃理论,教学成效显著,2023、2024连续两年获校级思政课大练兵教学比赛二等奖,2024年荣获陕西省高校教师思政课大练兵省级一等奖。科研方面,她作为主要成员深度参与2项省级课题和4项校级项目研究,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注重教研融合,以科研反哺教学。实践育人方面,她成功指导学生在2025年获批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多次指导三下乡“行走的思政课”互联网+等活动,屡获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一、精耕教学主责主业,筑牢学生信仰之基

作为思政课一线教师,杨璐深知讲台就是立德树人的主战场。身为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团队的一员,她与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摒弃单向灌输,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采用社会热点分析等互动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热点与学生思想关切有机融合。善于用“青言青语”阐释深邃理论,使思政课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情感温度,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筑牢信仰根基。

她以赛促教,在实战中淬炼教学能力。2023、2024连续两年在学校举办的思政课“大练兵”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并于2024年荣获陕西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一等奖。这些荣誉是其扎实教学功底、持续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现了她在思政课教学主阵地的深耕与坚守

    二、教研融合赋能教学,厚植育人理论沃土

杨璐老师深刻认识到,科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才能更好地履行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近三年来,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她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2项省级重要课题研究,包括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项目。通过这些课题研究,她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沿问题,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她还参与了4项校级科研与教改项目,围绕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在科研过程中,杨璐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始终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方向。其科研工作紧密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问题,聚焦教学重难点与学生思想困惑,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显著增强了课程的理论深度与时代气息,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扎实的学理支撑,切实做到了教研相长、学用互促。

    三、拓展实践育人路径,引领学生知行合一

杨璐坚信实践是深化理论认知、锤炼品格的熔炉。她倾力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同行者。

在创新创业方面,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类学科竞赛。2025年,她成功指导学生团队申报获批了1项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她还多次担任“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的指导教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一课一品”“行走的思政课”等特色活动,以及“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指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理解。她所指导的团队多次被评为优秀团队,她本人也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杨璐老师在教育教学上成果丰硕,在科学研究上积极进取,在学生培养上倾注心血,全方位地展现了一名优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她的事迹突出体现了其“铸魂育人、教研相长、实践引领、无私奉献”的先进师德形象。未来,她将继续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搜索
您想要找的